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63%上升至65%,水稻种植和玉米、油菜、马铃薯、棉花收获机械化率增幅均超过3%,主产区秸秆处理、高效植保、产地烘干能力明显增强,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陈志认为,我国农机化发展空间很大,未来5年至10年对于高端农机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增长。预计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70%左右。
从投资看,去年农机企业投资继续下滑,但政府对农机工业的资金支持持续增长,国家预算资金投资9.77亿元,同比增长51.37%。国家发改委陆续安排了一批农机装备发展重大项目,比如动力换挡拖拉机、采棉机、高含水玉米籽粒收获机项目等;国家**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已有6亿元投向农机企业;科技部“十三五”科技计划也有3亿元资金拨付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国内一些制造企业加快了开拓国际市场脚步。中国一拖市场部部长寇海峰告诉记者,去年中国一拖加强市场开拓,在国内采取“去库存、促升级”行动,推动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;在国际市场实现了中国动力换挡高端产品的突破。YTO-东方红品牌在第34届哈瓦那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质量金奖,并再次获得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推荐出口品牌。
“农机制造企业需要坚持创新,靠技术和差异性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;同时通过提升管理、优化工艺把产品做到**。”陈志说。